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旅行之見-作自己靈魂的伴侶

 


        安藤忠雄是我近代喜愛的建築師之一,安藤出過一本書《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也影響我選擇在歐洲國家留學,我認為設計的作品會表現出人生的厚度,人生的厚度很好的累積方法就是「旅行」。因此,這本書記錄著安藤年輕時候旅行的點滴與心得。起初,這本書我看不懂,我不瞭解安藤的想法,他究竟想說些什麼,隨著年紀與見識的增加,我慢慢的彷彿可以透過這本書,跟安藤對話,雖然我來英國沒帶上這本書,但我每次的旅行,我總是記得它,因此我也仿照安藤,將我旅行的心得變成文字。

        在英國的這段日子,英國主要的景點大致上都走過,無論英格蘭、蘇格蘭與威爾斯,尤其蘇格蘭那段2500英哩(4500公里)的旅程,更讓我換了一雙眼睛,主要原因也有賴博士班的學長與何教授為旅伴並給我教導,讓我在這趟旅行之中,身心與大腦都得到了絕對的充實。隨著日子的久安,持續的穿梭在英國各地旅行,慢慢的身心開始倦怠,彷彿就跟在台灣自個家出了門一樣,一切不再新鮮並一曾不變。遇到這個時候,我總會提醒自己,並想起安藤的旅行心得,我把自己想像成就是他,當然我不可能是他,而他也不會是我;安藤是我精神上的旅行導師。大學時期,我修過一門「設計體驗」的課,老師的用意要我們用任何的形式去記錄生活、發現生活,剛開始我無法體會,但日子久了,我也逐漸的發現這門課的重要性。「發現生活」對於做設計的人而言,非常重要,如同賴聲川老師《創意學》一文提到:藝術家是先生為人,後來才成為藝術家。意思是說,人天生下來就是人,藝術家這個身份是後天才加上去的,而在藝術的場域中去尋求如何成為一個人?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同樣的,旅行地目的是什麼?對我而言,旅行地目的是為了讓我的設計更有價值嗎?不是的。旅行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

        每個人旅行地目的不同,例如炫耀、散心、逃避、玩樂、享受、體驗等等,人心有幾種,旅行地目的就有幾種,當然,這是不分善惡的。設計也只是人生的一種職業而已。設計不一定要倚靠旅行才有靈感,我認為跟個人的「感受度」有關。我在旅行的過程中體驗了一件事情,當在平常的生活之中,無法體會到細微的變化,就算來到宇宙的盡頭,也祇得一片黑暗。生活中細微的變化例如:每天出門上班,是否有發覺到路口的那棵行道樹,今天與昨天有什麼不一樣?其實這很簡單就可以做到,人的正常感官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嚐,出門的時候看見天空佈滿烏雲,耳朵聽見車水馬龍的聲音,鼻子聞到早餐店傳來豆漿的香味,嘴巴也許還殘留著剛剛吃完燒餅的鹹酥香,這個時候身體上暴露在空氣中的毛細孔,或許可以感受到今天的天氣比昨個兒涼爽,其實這些感官系統隨時都在感受著,只是我們太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忽略了它,為什麼忽略它?因為我們的「心不在」,無法只專注於現在,總是一會兒跑前、一會兒跑後,很難讓他保持在現在的這個點上。因此,這也是旅行要有所收穫的重點所在。 

        旅行要有所收穫,其實很簡單,就是管好自己的心。別讓它跑來跑去,就是現在!你可以問自己,現在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伸出舌頭嚐一嚐空氣是什麼滋味?甚至用你的毛細孔去感受每一陣風的輕彿。例如:我看見了巒山的綠,山不高卻連綿不斷,這片起伏的翡翠床上,有紫棉花點綴,我聽見巒山間白毛羊的情歌,我聞到了濕潤中有綠草的香,空氣中嚐有山泉水氣的甘甜,這氛圍裡有凜冽的寒冷,當陽光同我身體上遊走,我卻可以感受到陣陣的溫軟。就是這番感受,成為了我人生中的能量,這番感受或許不能直接被用在設計上,但我相信我的設計品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表現出該有的氣質。這是一種「自明性」,隱約感受的一種氣質,就像我們為何要去看藝術的真品?因為我們要去感受作者透過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氣質」。如果可以,或許可以經由藝術品去發掘藝術家的智慧,但有些東西是可意會而無法言喻,這必須倚靠感受。

        旅行是一種生活模式。人要生活,生活的模式沒有好壞,更沒有標準。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只要自己覺得生活愉快,沒有人甚至是媒體可以告訴你,怎麼樣的生活模式才是正確的,因為這件事、這個問題必須靠自己去明白,明白之後,當你再次選擇旅行的時候,我相信可以更享受旅行並且收穫更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