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理論與實務的並行方法

        經過了一個Christmas Holiday之後,我提交了一份很重要的作業「Design in contexts (設計情境分析)」,去年上一屆的被當率將近三分之二,實在令人莫名的恐懼。我選了一個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主題:Deconstructionism (解構主義)。英國的研究所體制非常重理論,是一個很學術的環境,無論在寫任何的Issue, Report, Essay or Theory,都很注重格式,尤其寫到Design in contexts被要求用非常標準的學術格式發表,並且學校用了一套「Turnin UK」的系統,當作業被上傳的時候,系統就會確認你「抄襲」的百分比。這套系統不僅顯示百分比,還會告訴你,文章的哪個部份出自於哪裡,相對於習慣使用「轉貼大法」的人,完全被破功。

        Deconstructionism(解構主義) 為何讓我意想不到?以前,我總認為自己瞭解何謂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說實話,從以前一路學設計的過程中,總是認為解構主義在設計上就是那樣而已,在我寫這份作業的同時,我比較中文與英文在解構主義的資料與講解上,有很大的懸殊,利用英文資料作為參考後,發現他於文學批評(Literary criticism)、哲學(Philosophy)與社會科學(Society science)有很大的關連,並且所有相關資料也很多,我想陳述的重點不在於我的作業,而在於「理論」這兩個字。之前師長告訴我,理論與實務都很重要,甚至有些業界公司會發表論文,我瞭解這個道理也很認同,只是我一值無法「體會」。今日閱讀到王受之教授一文《中國設計教育批判》再次提及理論與實務並行的重要性,理論不是只存在學界,業界也不僅止只需要技術與實務,理論與實務必須相輔相成。王受之教授舉例:「講設計,大家都講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有個很重要的人物-保爾.·克利(Paul Klee),他首先是個哲學家,其次才是一個畫家,他甚至不是一位設計師。這表明,歷代的大師都很注意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因為這些話加上以往的經驗,一種「體會」慢慢的油然而生,曾經聽過前輩說:「出國學習的目的就是在反芻自己的過去。」

        在這次Design in contexts的作業中,我也蒐集了一些設計師的資料,不難發現這些知名的設計師,其實最主要支撐他們的,是一種「主義」的信念。這些「主義」,便形成了我們經常在設計史所背誦的「題型」,雖然設計不該拿來考試或測驗。當初,在學設計史的時候,為何沒有人告訴我「設計史該怎麼用?」我相信,主義就是一種風格、一種信念,風格是一種生活態度、信念影響了生活態度,生活態度被表現在作品的氣質上。在自己的作品中,想要建立自我的風格,應該就要發現自己的「主義」,而那些大師的成就,就在於他們「發現」了新的主義,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家與設計師們總讓人覺得「異於常人」吧。台灣的設計教育比較少教導學生去「發現主義」,正確的說,教學生「如何生活」,由生活態度去發現主義,是一種「實踐脈絡」的找法。

        人文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大家在思考「自己的生活態度是什麼?」這件事上,花了多少精力?要發現一個主義也並非遙不可及,只要夠瞭解自己。與一件工作上的事情相比,究竟思考關於「自己」這件事上,花了多少比例的時間?經過這樣的解釋後,發現「主義」不過就是兩個中文字,「主義」好像感覺很嚴肅、很神聖並且遙不可及,試著放下那些「觀念的枷鎖」,理論再艱澀,仍然有跡可循,起碼不會是脫離我們生活的世界,只有那些我們無法得知的現象,才會得到那些未知的理論,而形成「無法理解」。所以,我們是幸運的,起碼在設計史或者藝術史上的「主義」,我們都可以「知」,我們不需要當個學者或者批評家,我們只要知道如何「借鏡」去瞭解自己的信奉主義,因為瞭解自己才是目的,千萬別被路旁的花草所迷惑了。Good Lucky~願所有讀到此的朋友,生活更愉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