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一個建築的故事:牽繫著我的過去的STARBUCKS


        這棟位於Leicester市區的Starbucks看似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對我而言,給了我在英國很大的支持力量。當初踏上英國留學之旅,一個人來到這完全陌生的地方,這裡是我第一個讓我感覺到溫暖地方,想不到居然是美國人開的店。

淘氣的建築


        建築能不能用「淘氣」來形容,我不確定,這棟建築的造型與用色,他的確是一棟很淘氣的建築。我想全英國建築型態存在最多的區域非倫敦莫屬,在倫敦城裡,你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建築,可能是維多利亞式風格(Victorian Architecture 1837-1901)或者更早的形式,也可能是默默無名的後現代建築,並且才剛落成使用,這一切許多的可能猶如他們大不列顛民族的個性,如果你認為英國是個法治的國家,我認為更正確的說法他是一個人治的國家,法治的維持還須仰賴人民的素質,他們可能會堅守幾百年來的傳統,也可能一個原因就馬上推翻,如同這些不同林立的建築,這樣的情形在英國的倫敦更為明顯。一個都市的建築可以表現出一個區域的特色,一座城鎮、一個首都都可以代表這個國家的過去,歷史的痕跡總是會刻劃在建築上,這棟建築就像在告訴我們,這個國家偶爾也會有幾個搗蛋鬼存在,就是淘氣,不想背負沈重的歷史責任,因為還想年輕,準備有新的開始。

如假包換的包浩斯建築

        包浩斯(Bauhaus)對於學設計的人而言,是多麼熟悉的一個名稱,不僅代表了一間學校、更是一種風格與世界的改變。對於包浩斯存有什麼樣的幻想?對於包浩斯這個名詞又了解多少?看看藍天底下這棟灰色的建築物,他正式不折不扣的標準包浩斯建築,或許會訝異!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尤其站在它的底下,甚至進入它的「體內」。包浩斯的建築就是這樣講究它的功能性,完全的水平與垂直線條,將功能主義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棟建築共有11樓高,高樓在英國是非常少見,大多聳立在倫敦,而在我們這樣一個工業城裡,它真的很明顯。設計總是帶給人們許多的幻想,也因此設計一詞在現代變成了一種生活的品味與風格,但對多數的設計師而言,設計上有許多工作經常是猶如工人般的辛勤,大概只有在參加晚宴派對的場所,才會顯示出設計師的光鮮亮麗,這好像也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例如幫你建房子的建築師或者做裝潢的室內設計師,我想大都數的人皮膚應該都很鴢黑,甚至看起來跟個工頭沒什麼兩樣,或許他們就是工頭,經常穿梭在工地之中,只為了在落成或者交屋的剎那,一切是如此的閃亮與新穎。很明顯的,現代人對於設計的認知似乎產生很大的差距,對於設計的價值也產生了模糊的概念。

晶體建築


        這是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棟商業大樓,很明顯的這棟大樓屬於後現代的建築風格,戲謔的程度已經完全的呈現在外表之下,將玻璃帷幕的運用昇華至看似一齣舞台劇,簡單的幾何形狀就是他最大的特徵,表面上就只呈現出一種材質,透過河畔的倒影,好像讓泰晤士河的水也流經了這棟大樓的身體。倫敦的經融區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雖然他是辦公的場所,但也擁有非常大的反差在於新舊建築的比較,像似跨越了好幾個世紀的建築師,一同較勁的場所。因為大陸的快速開發,我們總會說北京出現了老舊落差很大的奇景,但在倫敦這個老都市裡,也同樣的呈現出這樣的景色,或許對於北京城的差距就不再感到訝異,改變「看」的態度,原來落差的不是景色而是我們的觀念,觀念如此的不可捉摸,說變就變,非常無常,在設計中我們總是想追求恆常不變得經典設計,後來才發現,設計才是最脆弱的一環,先秉棄追求恆常的設計觀念,或許才會造就出「當下的」經典設計。

一棟位於橋上的商店建築

        這是位於蘇格蘭與英格蘭交界的湖區裡的一個小鎮上的商店,這間商店賣的是一些紀念品與遊客中心,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建構在一個很狹隘的河道上,這間商店的大小約2-3坪,我不知道當初是居於什麼原因有這棟建築,但我可以肯定他建構的年代一定很久遠了,起碼有百年的歷史。英國屬於古老大陸型地塊,因此地震不多,多數的建築在整地完後便開始建構,雖說地震不多,但我很幸運的也讓我遇上一次,那次的經驗規模不大,比起經歷過921地震的我,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但恐懼的成份卻不在話下,因為這些百年建築真的經不起晃,一晃就倒!這棟建築如果放在台灣,它肯定是個大違建,光看就令人捏把冷汗了,又哪來的這番詩情畫意?原來建築的氛圍是需要地理條件的依靠,如同環境造就了建築,建築也可以成就環境。

企業裡的創意:設計の思考力,企業創新!(第二部)

        創新是一種氛圍、一種企業文化,若要創新的產品,先有相信創新的意念。當設計團隊想要推行創新文化的時候,總會遇到來自內部的阻礙,因為人們總害怕改變,更害怕無形的改變,但不能因為阻礙而放棄,更不能因此失去信念,尤其是領導統御階級,身為將領對對於信念都不能堅守,又何嘗指揮作戰?

企業裡的創意:設計の思考力,企業創新!(第一部)

        近幾年「設計」這個名詞逐漸轉變為動詞,主要原因設計不再是人們所認為只與「美學」有關,而是變成了一種思考的方式與邏輯,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二十世紀的工業發展達到顛峰,呈現出飽和與過剩的需求,在那樣的時代裡,產品需要「包裝」,因此設計成為一種手段與工具。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不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成為同在一條船上的夥伴,是一種基於「同理心」為出發的生產與消費的互相行為。

        這裡所談的設計思考力,不是一種無限上綱的想法,是提供社會與企業另一種思維的模式。在台灣,無論大、中、小型企業都了解到創新的趨勢,在許多的製造業中,不少企業主想藉由創新的力量獲得新的利益,往往卻陷入「創新」一詞的陷阱之中,至此感到失望與灰心。創新不一定與設計有直接關連,是與設計的思維方式有關。在我國的設計教育中,是一種基於「美術」發展的課程,是奠定在一種藝術創作的架構之上,甚至部分是由電機資訊發展而來教育我們下一代設計人才,但是只憑美學的教育已經無法追趕上現代複雜的環境與商業模式,設計不再只是關心風格與美觀,更應該利用演化的觀念、引領的方式去達到目標,換句話說,設計開始逆流而上。

國外的設計比較好?

        我們不必一昧的羨慕或憧憬,只是民族的共識不同,因為歐洲社會在接受度上比較給設計師機會,如同國內的IT產業,我們認為台灣製造的3C產品很好,我們自然就會買、就會支持。說到創意,其實大家的創意都差不多,只是闡述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因為受到人種社會、教育方式、思維邏輯與生活條件的影響,但創意的本質是相同的,尤其資訊愈發達的時代,創意的「同時性」也會愈高,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時間中,大家會產生同樣類似的想法。

設計師的四種能力

        因為與人有了不同的互動,使我產生了一些想法,並確定了某些事情。認為一位設計師必須「理解」四種能力,理解不一定是擁有,而是了解這四種能力存在的必要性:
一、技術力:對於社會貢獻所擁有自身技能。對於設計行業可能包括繪畫及製圖能力、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的熟練度等。
二、經濟力:對於社會及世界經濟的了解。一般供需需求的認識、商業行銷的觀念等。
三、美學力:個人的美學素養。對於藝術、設計、生活品味、興趣或欣賞事物的見解與看法。
四、覺知力:我在(當下)的體認。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一種狀態,筆者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理論與實務的並行方法

        經過了一個Christmas Holiday之後,我提交了一份很重要的作業「Design in contexts (設計情境分析)」,去年上一屆的被當率將近三分之二,實在令人莫名的恐懼。我選了一個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主題:Deconstructionism (解構主義)。英國的研究所體制非常重理論,是一個很學術的環境,無論在寫任何的Issue, Report, Essay or Theory,都很注重格式,尤其寫到Design in contexts被要求用非常標準的學術格式發表,並且學校用了一套「Turnin UK」的系統,當作業被上傳的時候,系統就會確認你「抄襲」的百分比。這套系統不僅顯示百分比,還會告訴你,文章的哪個部份出自於哪裡,相對於習慣使用「轉貼大法」的人,完全被破功。

設計學校沒教的事:設計談判

        設計是屬於商業活動的一環。在商學院裡,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商業談判的技巧,但是在台灣的設計學校卻鮮少、甚至是沒有著重在這方面的培養。在一般貨品買賣中可以看見以物易物的價值,設計也是一種買賣,但是他是屬於一種「無形價值」的買賣。

        在業界,許多設計師總是與業主的衝突不斷,衝突大多來自於彼此間想法的差異,有很多的年輕設計師,因為不了解設計衝突的管理,所以熱情慢慢的被磨滅、志向慢慢的被抹煞,導致不願再堅持下去從事這個行業,俗稱「賣雞排現象」,最後以賣雞排為志向。一般人認為,設計的活動,不是設計師說的對,就是業主說的算,這種絕對性的思考模式或許是問題癥結。如同前面的文章提到劉必榮教授所提,再重複一次:「談判的目的是在取得雙贏,差別在於贏多贏少,談判是屬於在灰色地帶中游移的一種溝通模式;不同於辯論,辯論的目的在於取的絕對性的對錯,不是黑就是白的世界。」因此,設計師必須要有此認知,例如在談一個案子之前可以先設定目標,今天我來談這個案子,我要得到什麼?這個目標我可以進退的範圍有多大?我的底線在哪裡等?但最重要的是事先忘掉「絕對」的想法,但不是要丟棄對於設計的堅持,而是換個角度想,對於設計的彈性空間有多少。如此一來,抱著這樣的心態與準備去談判,相信在整個案子上的衝突也會減少許多。

        不管是設計還是談判,事實上都是「人」的問題,也關乎情緒掌控的問題,許多事情我們會說就事論事,但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偏向情感與情緒方面的意識型態,因此對於人的問題更應該敏銳處理。

品牌建立與工藝

        在英國念產品設計研究所時,我是班上唯一應用工藝組的學生,我的指導老師告訴我,應用工藝的確不好念,往往許多學生最後會走向流行設計或者產品設計的領域,而我很榮幸以畢業展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這個學業。我學的應用工藝究竟是什麼?依據我本身的經驗,給了它一個設計上的定義:「工藝產品化、產品工藝化。」舉例來說,將工藝品產品化,他的本質是工藝品,但進行量產與行銷販售,產品工藝化則是將一些工藝的元素帶入產品之中,例如華碩(ASUS)的皮革機、竹子機。應用工藝的領域本來就是多重的,我簡單歸納成三個部分的結合:
1. 傳統工藝 (Traditional Craft)
2. 電腦輔助設計與多媒體應用 (CAD/CAM and Multi-Media)
3. 市場行銷與消費者 (Marketing and Costumers)

企業裡的創意:何謂設計管理?

        近幾年,設計似乎變成了一門顯學,許多的留學生也愈來愈嚮往國外設計管理的課程,在英國教育展上的經驗,本科生通常是希望將來35歲以後轉管理職可以用的到,而非本科生多半是行銷與管理的學生,又以希望習得策展知識的人居多。

微型建築

        

        「微型建築」一詞學過近代設計史的人並不陌生,這是一座劍橋大學的戶外導覽系統,他利用銅鑄將劍橋大學的學院分布標示,還加上了盲人點字系統,非常有趣。微型建築指的是在產品設計上的一種風格,將建築的形態縮小成一般家庭用的茶具、飾品等,著名的義大利品牌ALESSI便生產過這樣的產品。在建築設計過程中,模型製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不僅是檢視整個設計案的3D造型呈現,也可以是建築師創作的一種方式,著名的美國建築師Frank Gehry,他就經常利用模型當做雕塑品,進行建築物的設計,他先利用草圖繪製出概念之後,便著手開始進行模型的工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在《Sketches of Frank Gehry》一片中看見他設計的過程。建築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的因素很多,有人把建築當做是一種大型的雕塑品進行設計,試圖從造型中去發掘更多的可能,有時候會發現,愈分愈細的科目中,對於設計科系的學生而言,究竟有沒有必要?還是回到文藝復興時期,一切從頭開始。

值得欽佩得一種建築精神

        為什麼這些工匠可以雕塑出如此的作品?他們是為了什麼目的?當時又是抱著怎樣的一個心情在雕刻?其實這一點都不難發掘,這是位於劍橋大學園區內的教堂。為何我會說不難發掘?我住的城市經常在做公共建設,到處可見施工的工地,大多從事這種勞力工作是以白人居多,原因在於英國的公會力量很大,在政治力上工黨也是一大黨,許多英國白人在不願意念書的情況下,高中畢業便投入職場,最好的選擇便是這些勞力密集的工作,工作待遇高、穩定、福利也不錯,除了夜間加班外,幾乎都是八點上工、下午四點下班,中間還有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英國許多城市的High Cross,我們俗稱的「採購大道」大都是利用地磚或石材所舖設,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施作的工人,可以發現他們的姿勢採雙腳跪姿,一磚一石的用橡皮搥敲打,舖設一個地磚後便放上水平儀測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樣情景時,當場呆傻好久才回過神,從這樣施工態度看來,他們的老祖先會造就出如此規模的教堂,也就不必意外。我曾經在旅行的途中認識一位德國朋友,他的職業是園藝設計師,大約30出頭歲,他說他有職業傷害需要休息一陣子,所以出來旅行,我問是怎樣的職業傷害,他告訴我他有腰傷,因為舖設石板路所造成的,當場還示範如何舖設,同樣是雙膝跪地俯身的一個一個舖設,令人敬佩。

建築與大自然的結合

        這是位於英國西南角Cornwall的一個露天劇場,這個劇場的特別之處在於天然的峭壁結合,這個地形峭壁非常奇特,形狀像是一跟直立的杓狀,把觀眾緊緊的杓住,舞台就是湯匙,是個得天獨厚又正巧為背風面劇場,因此不會受太大的風吹威脅,當天我看的這齣戲是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村落通常是臨水而居,也因此孕育出兩河文化,不僅中國,許多國家的發展也都跟水有關,因為水源對於人類非常重要,例如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等,在英國有許多的人工運河,通常是為了交通運輸,你可以選擇租一艘船屋,從中英格蘭一直開往蘇格蘭,非常有趣。現代因為水利技術發達,造鎮計畫得以延伸,不一定非要臨水而居,建築的發展也是如此,從以前的穴居開始一直改變成地上物的興建與居住型態,將原本居住用的材料,例如石材、砂土等變成可加工及搬運的建築材料。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既有的景觀與區域性材料,可以點石成金變成一種觀光產業,實實在在的「在地化」產物,訴求的特色不用多,只要「明確」。在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中,一個文創產業通常會以一項特色為主,就是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那份記憶。

建築的呼吸空間

        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鄰巷甚至是防火巷都可以成為一種特殊的景觀,或者發展成一個景點。在這一條走往百年YMCA的小道,是否有台灣九份的味道?百年的YMCA說穿了就是YMCA租用一棟百年的建築當做民宿,在歐洲是非常習以為常的現象。在台灣,這樣的小巷可以說是「君子巷」,也可以說是「摸乳巷」,例如鹿港就有許多這樣的小巷存在,也發展成特殊的景點與導覽。這種建築與建築之間的距離,我稱之為「建築呼吸的空間」。建築就跟人一樣,太過緊密的關係也容易出現摩擦與隔閡,因此建築應該如君子之交,在彼此間留下一點距離,在中國水墨畫中有一項重要的技巧「留白」,留白不僅為擁擠的畫面道出一點紓緩的空間,也代表了這幅畫「氣」的流動。建築也可以如同國畫般,在現代擁擠與高樓林立的都市中,道出一點紓緩的空間,讓這個城市也有「氣」的流動,如同整座城市風水的規劃。換另一個方面想,在歐洲的城市規劃大都是維持百年以上,他們的老祖先已經為他們規劃最好的「風水」,讓他們享有觀光所帶來的收益,真正造福後代子孫,這就是遠見。

幸福的建築

        走在前往倫敦泰德美術館的途中,可以發現一座美麗的建築,這座建築似乎顯示出屋主的喜好,在屋頂建立一座溫室,如果您是一個下午茶的愛好者,或許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提供下午茶場所的好地方,和煦的天氣與溫暖的陽光,在一個慵懶的午後,與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愛人,一同享受這美好的一切,這座建築就是充滿著這些許多美好的遐想。我透圍籬遠遠的觀賞這座建築,心想建築在台灣人的眼裡是一個資產,甚至是一個一輩子的夢想,台灣人把買房子這件事情看成是一件大事,但在英國人的眼裡可能只是一個棲身之所,有的人甚至是一輩子都在租屋。英國的建築許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站在建築的立場思考,經歷過多少主人與朝代,來來去去的屋主都是「過客」,因此「屋主」這個名稱似乎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為什麼要學英文?

        「我的英文不好,但是我不自卑。」一句很簡單的話,讓我體驗很深刻。因為我的英文不好,所以我提早到英國念語言學校,剛來得時候心理與溝通有很大的障礙,既使現在我的英文還是不好,但是我心裡的障礙卻已經慢慢的克服,並且讓我的生活更自在。我知道,英文是靠累積的,不能急,這是兩位在英國的語言老師所給我的建議,他們都認為我太急了。我從未停止對英文的學習,這對我很重要,如果我有好的創意與想法,我相信多一種語言將有助於我更大的推廣。語言不是我的全部,他只是我的工具,就跟吃飯的筷子一樣;這情形就像電腦不是我的全部,他只是我表現的手法之一,就跟我用原子筆畫畫一樣。我的英文是幫我開闊世界的另一扇窗,因為它,我打開了我的心胸與見識,得到了更多的激發與靈感。賴聲川在《創意學》中曾經說過:「在藝術中我們是藝術家,在生活中我們是人。如果認為自己身為藝術家,只需努力做藝術家而不需要努力做人,其實就顛倒了這兩個場域,自己的藝術也會受到影響。」我相信今天無論變成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技能、專業甚至是頭銜,都是由根本的人發展出來的,因為我們出生的時候本來就不帶有任何的技能、專業與頭銜來到這個世間。這些,我們佔有80%的決定權,決定讓自己去變成怎樣的一個人。

如何閱讀設計

        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設計相關雜誌,比起十年前,現在不僅多樣而且資訊量也足夠,以前我部分用訂閱部分定期上書局購買,因為一方面我可以順便逛逛書局,但是現在,我幾乎不太看設計雜誌了。聖誕節即將來臨,許多英國的商店也開始打折扣,包括書店也都出現了許多大折扣,例如由地理雜誌出的世界歷史全彩大百科才賣9.99英鎊,折合台幣約660元,還有英國傳統全彩食譜約600頁,英鎊2.99約台幣200元,還有許多不錯的好書如人體骨骼全彩的藝用解剖與一些繪畫技巧的書都打五折以上,這些「原文書」在台灣起碼都要上千的價格,實在令人心動。但是今天逛了一圈,那些令人心動的書我一本也沒買,反而買了一本沒有折扣的英文字典。此外,我還特地去逛了逛雜誌區,留心那些英國有名的設計雜誌與藝術雜誌,例如Wall Paper、Create Review等,我甚至發現英國的常態性設計雜誌真的沒有臺灣多,許多人憧憬的設計原文書其實在台灣幾乎都可以買的到,不然拜網路所賜,上AMAZON買也可以,價格也很便宜。從昨天到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開始逛書店,逛回LEICESTER的英國連鎖店The Works、WH Smith、Water Stone比較這些地方,發現貨架上的書籍差異不大,也同樣有令人心動折扣商品,同樣的凌朗滿目,於是我發現了一些事情,也開始認真的思考想找個答案:閱讀設計相關的雜誌與書籍,真的可以提升設計能力,並且成為實用嗎?

蘇格蘭之旅心得

        在開學之前,我們繞了大半的北英國─蘇格蘭。從我們住的城市Leicester出發,最遠到Inverness從左到右形成一個ㄇ字型的旅程。這個為期九天的旅程,我們走了2500英哩(約4045公里),這趟去蘇格蘭收穫很多,並且我換了一雙眼睛回來。

英國 (Cornwall) 西南角之旅

        2007年的八月夏天,我去了英國西南角「Cornwall」九天,從我住的城市Leicester經由London轉車再到目的地,總共花費了近九個小時的車程,這次的旅行讓我真正體會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我們翻山越嶺走了許多路,沿途不論大城或小鎮,甚至夜晚行走在人煙罕見的英國山區,對我而言,都是難忘的回憶。

觀念上的蓋子:留學與國外經驗之談

        在英國的碩士課程剩下四個月就可以圓滿完成了,身邊的同學都漸漸開始有了計畫,每個人或許都在躍躍欲試的想找一份好工作一展身手,說我會不會為未來感到擔憂?我會擔憂,但不是很多,雖然我目前還不知道要做什麼也不知該何去何從,心中只有一點小計畫,也沒有太大的雄心壯志,我想的只有「追尋真相」,一種人生的真相。

Chester的古建築

        英國友人推薦Chester這個城市,舉凡有著"ester"結尾的城市,大都是羅馬時期的殖民地,所以這一類的城市裡都會保留很多古蹟,除了浴池城牆外,黑白建築在這裡明顯比其他城市多。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在這邊與現代文化並存產生的衝突給人很多想法,常常見到15世紀的外表,但是裡面是最先進的3C產品或是時尚的服飾店,這裡把衝突調整的剛剛好,一點也不突兀,是個讓人享受的好地方。

牛津 (Oxford) 嘆息橋



        牛津跟劍橋都有一座嘆息橋,如同義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它們背後似乎都有故事,有人戲稱牛津的學生走過這條橋都是要去學校,所以他們嘆息,但是原本的嘆息橋應該是威尼斯囚犯走這橋要去受刑,感嘆著生命即將結束。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如果在橋上接吻的情侶將會得到永恆的愛情,這也許也是為何歐洲都有嘆息橋的蹤跡,浪漫的寫上美麗的故事。

大怪獸建築


        走進華麗的倫敦金融區,你會被一座很奇怪的建築所吸引,或許會心想,怎麼會有一座大型工廠坐落於此?這原來是倫敦皇家產物保險公司(Lloyd's of London),這棟建築被稱之為Lloyd's Building,緊鄰於30 St. Mary Axe(小黃瓜)不遠。這棟建築不僅外型突兀,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位於一邊入口旁,如果不仔細觀察可能就被他一片古典的門牆所欺騙,我不知道是特意設計還是為了保留既有的舊建築。這棟建築的設計師是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他是一位現代主義與功能主意者也是AAA畢業的學生,或許在他的心中,現代與功能主義便是如此。這棟建築不僅可以辦公,也做為觀光與休憩的功能,你可以發現在側門附近有一群穿著英式傳統的紅色大禮服,我想那是飯店的服務生,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建築同時可以是一個飯店或者餐廳。「衝突的設計」是二十世紀大量採用的設計手法,我相信二十一世紀的到來,設計是愈來愈貼近人心的,與人類的心靈活動更息息相關才是。

練習設計能力的方法

        設計能力究竟如何精進?在我以前文章就討論過許多,一些明確的方法在這篇文章整理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而且一點都不難。在講解方法之前,我想先說說「匠中學藝」這四個字的含意,道理很簡單,所謂的「匠」是指一件具有技術力的事情,畫素描是一種技術、修理汽車是一種技術,許多可以熟能生巧的事情都是一種技術力,匠中學藝則是經由這些技巧去學習出一種心得,一種人生的態度或者智慧。介紹三個我所體會的方法給大家,或許這些方法之前有人用過,但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親自走完一圈:
(一)觀察記錄法
(二)量化描述法
(三)量化對比描述法

不要在乎你的創意

        愛作夢的人的確適合當個藝術家或者設計師,因為他們總是有許多的想法,但是光有想法不夠,更重要的是把想法變成實際的東西,讓別人因此感受的到。在我的經驗裡,許多優秀的藝術家或者設計師,他們除了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之外,還有很精湛的技藝,有時候這些精湛的技藝可能對他們某些作品而言,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總有間接的影響。例如一位上了年紀的平面設計師,他可能對於電腦軟體很陌生,但是他的素描與照相打字(類似剪貼的編排方式)排版的工夫很好。

如何念設計研究所


        究竟是為什麼念設計碩士?前輩說:「碩士是博士的前行路。」換句話說,是為了博士學位而準備,因此碩士的功課就是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兩件事:一、選對主題;二、學好研究方法。因此,研究所是做研究的地方,縱使是念設計科系,依然是做「設計研究」,而不是「職業技術所」。

        在一、二年之中,要完成一個大的Design Project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們班上有來自各國的同學,也有本科系與非本科系的學生,偶爾會聽到非本科生的抱怨,我認為與學校無關,反而比較與個人心態有關,即使來到了世界名校,問題還是一樣會存在。失落是難免的,但一開始,這個事實就必須正視,因為這是一個很公平的條件,假設今天一個大學念設計科系的學生來到了其他科系,他同樣的也會面臨到這樣的問題。我的老師Dr. Robert Chen告訴我:「在愈困難的環境愈要發揮自己的價值。」

作設計,非本科系的優勢


        作設計,是不是本科系,很重要嗎?在24號的平安夜,我同在英國的同學一起聚餐,飯後之於我們聊到對於設計的觀點,席間其中一位同學之前在某知名品牌做了許多年的機構設計,而後來英國唸設計研究所,他在台灣是念交大的機械系與研究所,所以這應該是他第二個碩士;我很坦白的告訴他,他回去之後優勢很大,但他卻對機構的工作熱情不在。這讓我想起來,我的另一個同學,他在台灣的自有品牌設計數位相機當I.D (Industry Designer)也同樣做了許多年,但也對台灣的產業灰心,因此來到這,希望能有所不同與收穫。這就像一個故事,兩個抱著同樣的期待遠赴英國,希望能有新的斬獲,類似的背景與過去,不謀而合的在這個時間與空間碰面,只是他們倆目前還沒有很深的接觸。

成為一位優秀設計師的條件

        自從完成了30篇英倫建築挑戰之後,就沒再寫過設計的文章。最近找了很多前輩面談,他們也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這陣子應該算是我在沈澱的期間,將原本一些既有的想法慢慢把模糊的輪廓清晰化,包括釐清成為一位優秀設計師的條件。

        我們總是閱讀許多設計相關的資訊,而我最喜歡的部份則是閱讀設計師或者藝術家創作的過程,閱讀這些過程就好像你跟著一位老師,他現場示範給你看,你不僅看見他專業上的表現,也會看見他的態度,許多重要的、可以啟迪你的關鍵,就在這些細微的互動之間。例如這些創作者是如何開始他們的發想,然後如何的將這些概念實踐出來,甚至商品化銷售給大眾。這時候觀賞者的「如何看」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可能會看見他不經意的拿起一支2B的鉛筆,洋洋灑灑的就勾勒出一棟建築或者一件設計品,只是當你在看見他揮灑的同時,是否有考慮到他繪製的依據:他為什麼這麼做?

別鬧了!設計師,你的想法是錯的




        看完姚仁祿先生設計邊境中「什麼是設計」之後,令我感觸良多,並激發一些想法與各位分享。找出別人怎麼做,我們就參考或者改變其中的作法,這也是工業化大量拷貝的觀念所延伸出來的設計方法,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演化」自己的設計,演化一定是模糊的,但總是會找到一些有趣的、可行的結果。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我在大學的時候是學珠寶設計的,在大四準備發表畢業作品的時候,有一位同學他選擇金工自由創作,他每次的評選總是得到老師們的讚揚與高分,那時我實在搞不懂,他的想法不過是從他騎腳踏車的經驗裡來,所繳交的作品也都是半成品,跟我們這組與知名品牌建教合作的高度商業化作品相比,我相信消費者一定會接納我們的比較多,這個疑問一直到了英國,這個文化創意產業與工藝之鄉,我才瞭解,原來她是用『心』在做設計,而我們則是用『腦』在做設計。在20世紀工業化的世紀,做設計的時候是「讓我想一想」,21世紀作設計的方法,則是「讓我看一看,然後感受一下。」

時尚與經融商業特區的倫敦小黃瓜

        位於倫敦的商業中心,一座著名的建築「The Gherkin」聳立在此,這座建築正式的名稱為「30 St. Mary Axe」是以地址命名,建造於2001-2003年,設計師是普立茲建築獎得主Lord Foster和其股東Ken Shuttleworth共同設計。這座知名的建築,產生的話題很多,大多數英國人暱稱它為黃瓜,而有些人則認為是一根巨大的陽具。在這裡,我感受的不僅是建築的壯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附近的人文氣息,一個非常具有商業感及流行性的區域,我從遠處一路走進這個區域,剛好是下午的一點多,正值英國的午休時間,許多上班族正外出準備用餐,在這裡可以看到倫敦的都會男女,每個人的體型與穿著打扮非常入時,所到之處也都是名牌服飾店,所以才會衣服的剪裁與打扮都很得體吧?這個情景讓我認為是「人」造就了這個區域的氛圍,建築反而只是陪襯。

英國的陰宅與陽宅

        建築物的外表究竟是功能重要?還是美觀重要?這個問題在歐洲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詮釋,在英國的建築,外觀已經決定了這棟建築的意義與象徵,尤其是教堂的建設,建設教堂考驗工匠的技術外,更考驗工匠對於神的忠誠與信仰,不同的雕飾代表不同的含意,在教堂的雕飾不能出現不祥的動物象徵,例如烏鴉。不僅如此,英國對於「陰宅」的雕飾也非常講究,英國陰宅便是墓碑的紋飾或雕刻,許多墓碑呈現的方式不同,例如有雕刻往生者的人像、天使的庇佑與悲傷、斷裂的樑柱等,非常的莊嚴而不失新意,許多的教堂實際上就是一座大墳場。在台灣,墳場似乎是人人畏懼的場所,更不用說開發成觀光景點,忠烈祠也算例外,許多昂貴的歐洲旅行團,會有參觀教堂的行程,有些教堂是知名景點,但有些則是人家的墳場。如果歐洲能,台灣為什麼不能?將具有特色的建築或者廟宇,融入當地不同的故事,加以開發,也可以形成當地非常有趣的景點,更帶來觀光的收益。不過這幾年的台灣的確發展的不錯。

是倉庫還是希爾頓(Hilton)?

        這是位於巴斯(Bath Spa)的希爾頓(Hilton)大飯店。當到巴斯的時候,經過此地,還以為是運輸公司的倉庫或集貨地,猛一看才驚覺這原來是大名鼎鼎希爾頓大飯店。在英國,巴斯算是個重要景點的光觀勝地,許多的遊客紛紛來此,一定會到此一遊參觀著名的Bath Spa(古羅馬澡堂)。經由這座不起眼的建築讓我體會到,建築物的外表與文化有深深的關連,在我認為的倉庫居然會是個大飯店,這的確非常有趣,也讓我自覺自己的「屏障」有多深,這個屏障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與認知,先入為主的去設想一些現象,認為「就是如此」,這個習慣我必須要去克服,而這些所得到的新觀點,也將對我未來的作品帶來影響。

象徵性建築或是建築的象徵

        建築物存在的形態千變萬化,每一棟建築如同上帝的腳印,每每刻畫出鞋底的圖案。這是位於英格蘭東北方Gateshead的一座紀念物The Angel of the North,這座完全用鑄鐵所製作的大型雕像,所耗費的人力與資源不在話下,這座雕像的造型則是經CAD軟體輔助設計與運算結構。在房地產廣告中,每個建案都會有個名稱與主題,就是要傳達給消費者的印象,這也決定了客源與定價,因此,設計師在某層面賦予了建築的精神與意念,這便是建築的象徵。雕像可不可以是一棟建築?最有名的例子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同樣許多象徵性建物也具有同樣的觀光功能,在英國就有許多燈塔在退役後,便改造成觀光的景點。在某些開放性的場所,如公園主題、博物館展覽區等,經由一棟或者多棟的主題建築為主軸,四周形成一個象徵性的開放區域,例如荷蘭的梵谷博物館就是。有人把建築當做一個大型雕塑品,也有人將雕塑品視為建築形態的新開發與靈感來源,都是很好的觀點,最重要的還是人的思考與實踐,這些才會具有價值。

城堡的傳說與文化創意產業

        秋林一片敘述著一個故事,中古世紀的騎士英雄,騎著白馬去拯救被邪惡所困的公主。在歐洲,似乎都流傳著這樣的故事廣為人知,因此許多的古堡被攏罩上一層神祕的面紗。在英國,所到之處城堡的數量之多,不僅如此,用途也有所不同,不過通常的用途是觀光,有些城堡也被利用作為遊樂園,在英國一座知名的遊樂園Aton Tower就是遊樂園與城堡做結合,某些小古堡還因此被裝扮成鬼屋,真是名副其實。這裡是英格蘭四大城堡之一的Warick Castle,四周景色宜人並且保存完善,也是當地非常知名的觀光景點。在英國每個景點都會設立旅遊中心及紀念品販賣部,英國也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早的國家之一,有趣的是,那些紀念品部所賣的商品都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象徵物變換為當地特色,例如都是鑰匙圈只是鑰匙圈所搭配的物品為當地特產而已,這種千篇一律的商品,到也為英國帶來不少收益。事實證明,文化創意產業要發展不難,不需要太鑽牛角尖的非要曠世具作才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只要有完整的配套推廣計畫,加上為文化特色說故事的能力,相信台灣許多景點都可以締造出不錯的文化創意產業。

設計靈感從何而來


        聖誕節的開始,英國處處充滿了聖誕的氣息,包括我住的城市也是,零下的溫度,雖然有商店瘋狂的折扣,我依舊不敵氣溫的威脅,選擇了在家寫這篇文章。設計的靈感要如何找尋?尋找的方式可分為理性與感性。感性的方式通常為大眾所知,如同天外飛來一筆。感性的取得通常經由感覺的器官去發掘,例如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配合心靈上的多愁善感,一首詩就被慢慢的譜了出來。

我不在回家的路上,浸淫於獅子林旁的梧桐

「我不走,因為我無法離開,法國梧桐用它雪白的衣紗將我覆蓋。」

美學、人文、閱讀與思考它一一道來,悄悄的耳語令我靜靜的傾聽,
這是一條位於獅子林旁的小巷,
兩旁聳立的白,是法國梧桐所綻放,
粉牆嫩瓦與它呼應,無不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娓娓道來,一段關於美的故事。

獅子林,正是貝律銘在大陸蘇州的老家,
雖然他已被捐贈為政府的財產,
卻仍掩蓋不了一位名建築師所綻放的光芒。
在我尚未踏入林園之前,
它身旁的小巷早已令我盡情徜徉,
籃透的天有白雲陪伴,
屋簷上的黑瓦有粉白的牆一手撐起,
相互扶持,也過了多少個年頭。
這梧桐,他披著法國的名號,
炫耀他在這塊土地上有的舶來品,好不驕傲。

美學:
用我的眼吞噬這景,
用我的鼻吸入梧桐的香,
用我的耳傾聽路上的喧鬧,
用我的嘴淺嚐風裡的滋味。

人文:
這是一個有歷史的能量,
每一件的物質都被完整的保留,
好讓我肌膚可以碰觸,
我撫摸著貝律銘是否也曾摸過的一磚一瓦,
不只他的故事,
獅子林裡的一切,
正被人們傳承的說著故事,在2006年的今天。

閱讀:
閱讀不是書本才有的專利,
你可曾知道地板上的舖石也有它的來歷?
沒錯,它中心的錢形,正告訴你一位銀行家的故事。

思考:
它告訴我:「藝術裡要有智慧,欣賞就是尋求藝術裡的智慧。」
要欣賞,不是從名作家的畫裡、也不是從知名裡探求,
更不是非要往羅浮宮裡找,
倘若不懂觀察生活的人,就算來到了宇宙的盡頭,
他仍然只看得一片漆黑。

如何變強,提升創造力


變強?在經濟與技術掛帥的前頭,既然你來到了美與人文的環境下,
你追求的還只是美工變成設計師的名諱罷了?
工作、閱讀、補習都不能使你的美感與人文增加,
忙碌會扼殺了你的心靈感受,
閱讀不經過思考只是一堆沒用的資訊,
補習更不用說了,就像被灌了風的青蛙,
讓人以為他的壯大!

美感的提升來自於心靈的感動,
對於生活的見解與體認,
人生經驗的擴展與獨立思考的本能,
這些,都沒人可以敎你;
視覺傳達?美的感動不僅來自於視覺而已,
你曾幾何時用過你的嗅覺、聽覺、味覺甚至於皮膚上毛孔的感受?
沒有了視覺,你又該如何用你的嗅覺去體認、創作?
沒有了視覺,你又該如何品嚐出靜物的美味?
沒有了視覺,你又該如何聽見Kandinsky的每一筆畫?

「設計要的不是只有美感,要美感的不是只有設計師才需要。」
如果你今天抱著設計與藝術才是美的事物與從事美的工作,
那你就錯了,
美,在每天生活裡都會發生,
是一種常態,
他發生的頻率幾乎與你的呼吸同樣,
呼吸,是再自然不過的行為,
美麗發生也是,
你懂的呼吸、你不斷的重複這個動作,
你不會忘記它,卻會忽略他的存在,
因為你將常態視為理所當然,
當你閉目養神練氣吐納時,
你卻發現呼吸是如此的重要、舒暢;
寧靜致遠,你也將發現美麗。

你說,「美」是什麼?他一直等待你用心的觀察它,
就從現在開始吧!

設計人,你的才華其實沒那麼重要


        很榮幸的應嶺東科技大學彭慶東老師之邀,為多媒體設計系的學生作演講,演講的主題為「將設計力提升到創造力」。席間談及一個觀念,在此我想為這個觀念再深入的講解。演講的過程中,我詢問學生如何將態度、行為與才華做排序?這個觀念來自於某位哲學家曾經說過的話,我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變而已。大部分的學生都回答「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泰奧揚森(Theo Jansen)給我的啓示

        十二月一日禮拜四的時候參加了一場泰奧揚森(Theo Jansen)先生的座談會,泰奧揚森先生是一位知名的荷蘭藉藝術家,他創造了仿生獸(Strandbeest),是一種在海邊會自行演化的塑膠管生物,仿生獸主要的動力是風,他在海邊吃風,把消化後的風變成了他的動力,並且他也會設法避開海水,遇到暴風的時候還會自行打樁落腳,以免被吹走。泰奧揚森先生是在1990年開始有了仿生獸的概念,他宣稱他是被仿生獸的病毒所感染,但是這種病毒在隔了20年之後,似乎開始感染了世界上許多的人,因此仿生獸也陸陸續續出現了變種。


        泰奧揚森先生稱仿生獸為一種新型生命型態(New forms of life),其實一開始仿生獸最重要的核心是他的腳,他的腳雖然一開始是用塑膠管所建立,但是腳的構成長度卻有上萬種的組合,最後泰奧揚森先生利用電腦運算,挑選出十三種他認為最好的結果,稱之為黃金十三( Golden Thirteen)。這十三個最佳長度的組合,最後變成了可以平行行走的仿生獸,這一切的結果與技術,泰奧揚森先生很大方的公開,並且放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http://www.strandbeest.com/),所以總結來說,仿生獸是由三大部分所組成:肌肉、神經系統與風。肌肉就是塑膠管,作為腳來行走,神經系統就是氣流的控制閥,告訴仿生獸該何去何從,最後風就是動,也就是食物的來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獸其實還有其他家族成員,也就是泰奧揚森先生正在開發的蟲蟲家族系列,同樣的非常迷人與可愛。

如何培養創造力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八股的標題,如果你在博客來打上這些字,你可以找到300多本關於如何培養創造力的中文書,英文就更不用說了。但是這次我想談的是我目前為止的心得,將來或許還會有其他的想法,也不一定。 

        談培養創造力之前,我有兩個有趣的論點想跟大家分享。首先,我想先從台灣的教育方式開始說起,許多人會說台灣的教育是填鴨式、威權式的教育,這或許是個批評,但有可能是個創造力的開始,有別於西方教育的其他發展模式。我一直認為,教育方式影響社會文化,而社會文化影響著我們使用創造力的方法。其次,許多人認為學生比較有創造力,但是我認為社會人士其實比學生更有創造力。以上兩點,簡單的說: 
一、我們要使用符合我們社會文化環境的創意思考。 
二、人愈老愈有創造力。

英國車站的頂棚建築


        在英國許多火車站內的月台大都採用頂棚式的建築,顧名思義為半開放型空間,這樣的建築多半令人感到新奇。這裡由鋼樑與鐵架所構成的頂棚,橫越過你的頭上,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大片的工寮或者鐵皮屋違建,也可以把它視為一件藝術品,許多的車站建築年代以久,英國政府也把它當作一項古蹟作為維護,如同歐洲許多國家,是不允許任意改變建築的外觀,因此你隨處可以看見古色古香的車站建築,裡面來往著非常具有現代感流線型火車,形成一幅強烈的古代與現代對比。其實,非常簡單的元素也可以建構出非常特別的造型與應用,如同西班牙的鬼才建築師安東尼‧高地(Antoni Gaudi),我相信他所使用的建材與原料並沒有太大差別,差別就在於他所表現出的設計與理念,是當時所最前衛與眾不同,既使到了現在,還是如此的新奇。不難發現不管是設計師或藝術家,最後發展出最具特色的創作品,必定顯示出某種強烈的風格與感受,就是那個中心的思想呈現,說穿了便是我們所說的「道」,只是歐洲的社會語言比較沒有表現的這麼抽象的文字或說法,簡單的說:It is my way.因此,創作者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道」。

橋‧建築


       橋的作用是用來連結交通,一般的認知上,橋似乎就只有這種功能。在英國,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這種位於橋上的建築,甚至在電影的場景中。這種建築形態在台灣是難以見得,或許是地質與文化的關係,在中國也非常少見搭在橋上的建築,並以住家為使用。在這座橋上,建築物被建立在橋面的兩旁當座店面,中間留有車道與人行道,觀光用的船由橋下拱型溝道經過,這裡是英國知名的觀光景點Bath Spa(巴斯)。建築的設計法則中,也不外乎有加法與減法,將兩樣元素混合出另外一種新的組合,這是加法設計。減法設計則是將元素再簡化,只選擇所要表達的部份。我相信,將建築建立在橋面上,是一種加法設計,加法設計的概念不難,但不是每樣東西加在一起就會成功的,例如木瓜加牛奶便形成了一種可口美味的飲料,如果木瓜加可樂,味道可能就令人卻步了。在設計的過程中,想要求得比較完善的成果,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斷的實驗與嘗試,如同一位發明家,帶著智慧與勇氣不斷的向失敗挑戰,如同愛迪生說過:「既使別人認為我的實驗失敗一百次,但對我而言,則是找出了一百種不可行的方法。」

建築物的氣質


        華麗的建築作為ZARA服飾的店面,讓這個20世紀崛起的西班牙牌子增添了不少價值。這是位於若丁漢(Nottingham)市中心的ZARA,ZARA一向的政策便是物美價廉的設計服飾,在英國的Summer Term他的確表現的非常物美價廉,但也洗盡了不少人的荷包。建築的氣質可以形成一個碩大的招牌,招牌再大也很少有比建築物本體還大,建築究竟本身有沒有氣質可言?當然有。不僅有,建築本身還會反映出建築師本身的氣質或者業主的氣質,這股氣質作為商業空間而言,便是一個很好的形象廣告,甚至可以讓人遠遠的就知道這裡有什麼、賣什麼東西,同樣地,住家型建築也會顯示出住戶的氣質或者身分象徵,建築本身言然就是一個大型設計作品,凡是設計品,便有他顯現理念的方式,無論是從整體以至於細節,這些考究都是必須的。

煙囪的聯想


        關於煙囪的故事在歐洲各觸流傳著,從聖誕老公公到玩具兵的故事,當然還有其他各種關於煙囪的神話。煙囪因為建築的功能而開始存在,曾幾何時,人們將建築賦予故事,除了居住等一些實質的功能外,還加入了精神層面的寄託,甚至是東方社會所講究的風水,還有另一層的含意。任何的物件,會因為某些功能性與精神寄託而被加入建築之中,例如煙囪開始為了排煙與導熱氣,斜式屋頂為了排導雨水等,不過形隨機能(From follows function) 似乎也在此無效,因為不是絕對的,如同風水,在東方社會這是很重要的考量,但在英國,風水就像一種風格(Style),如同其他的設計風格,風水只是其中一樣選擇。

人與設計之道


        「人本來就有好幾面,所以才謂之為人。」這是我以前當兵的時候,我的副主官告訴我的一句話。「表裡如一」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認為所謂的表裡如一,是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不同的心態,並且與你的行為相符合,但這也代表了隨時都在變,換句話說,沒有不變的表裡如一。來到英國,很幸運的可以跟來自各國的人相處,有亞洲、歐洲、中東等,我發現各國的教育不同、環境不同,所養成的習性也有不同。例如有些國家的人,從小的教育就是要「表裡不如一」,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禮貌,好比中國自古以來認為「喜怒不形於色」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這一切的原因,還是在於個人的價值觀與感受,所以每個人都有他的自主權,想如何表現都端看自己的作為,只是每個社會有它約定俗成的倫理觀念,想要融入這個社會,就必須依照這個「規矩」走,否則就是淘汰。這讓我想到台灣的設計環境,如果你想從事與產品設計有關的工作,你也必須照著規矩走,目前的台灣就是以「製程」掛帥,當你有一個概念提出來的時候,通常第一個被問到的問題是:「這做的出來的嗎?怎麼做?」而不是:「你是怎麼想到這個IDEA的?」似乎人家對你的想法沒興趣,對於製程比較關心。

設計從業者的陷阱,不可不知



        經由網友的留言,看到了火星時代《快來聽聽Maya一線從業者的行業感受》一文。我本身也會定期上火星時代瀏覽,頻率頗高,也看過不少這類的留言與文章發表,但這篇是一個整合,整合了許多留言者的意義與看法。在這六頁的陳述之中,我看到很重要的一點:許多人還是陷入在技術的深淵之中無法自拔。這是身為一個「匠人之道」所要面臨的問題,但往往也是陷阱與阻礙。所謂工、匠、士、師、家最後而成「宗」,畢竟成宗的是極少數,起碼不難當個真正襯職的「家」。技術不是不重要,而是技術也有層次,不只專業技能上的熟練,心靈層次的提升卻往往被為忽略,心靈的層次分為許多種如果以「創意」闡述,我推崇賴聲川老師《創意學》一書中的「創意金字塔」,尤其是裡面的「如何看」是重點。在論壇中這篇的討論,多半只論及待遇、技術、市場與政策的關聯,卻鮮少人論及該提升什麼?怎麼提升?如同許多的問題不是向外去尋找,而是往自個兒裡面問。

設計與興趣



        最近很多身邊的朋友都在問我「興趣」是不是支持工作的重要因素?以前在補習班教書的時候,看見許多的學員都因為興趣來學設計,甚至有的想轉職或者把設計當作一種職業,更有許多的在學的學生因為不是念設計科系,希望透過職業的訓練或者考取研究所來達到「完成夢想」的目地。其實,興趣很重要,尤其在開始的時候。但是興趣是有過度期的,一但到了瓶頸的時候,興趣可能會消失或者被磨光,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投入社會相關工作初始幾年,與做了五年以上開始的「失志期」。

在混亂中生活的美學

        台灣不大人口密度高,因此訊息傳遞快速,人彼此的空間小產生的摩擦也多。無論是真實生活或者網路上的虛擬世界,例如Facebook、LINE、論壇、PTT等,都是與人相處的虛擬空間。在生活中,你可能會討厭某個人,討厭他的原因有很多,在網路的世界中,你可能會對一些言語感到反感,甚至打開電視,你會對一些政客或者新聞節目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與能量。對於這些所厭惡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再去批判他或者反抗他,因為這都是在為你所厭惡的事情注入更多的能量,例如選舉期間,你厭惡某位參選人,這位參選員他可能真的很不好,但是他還是會當選,原因在於民眾與媒體給予他太多的注意,反而為他注入更多的能量,「批判」也是一種關注的能量,最好的辦法,便是注入「正面」的能量或者「清除」這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