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如何念設計研究所


        究竟是為什麼念設計碩士?前輩說:「碩士是博士的前行路。」換句話說,是為了博士學位而準備,因此碩士的功課就是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兩件事:一、選對主題;二、學好研究方法。因此,研究所是做研究的地方,縱使是念設計科系,依然是做「設計研究」,而不是「職業技術所」。

        在一、二年之中,要完成一個大的Design Project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們班上有來自各國的同學,也有本科系與非本科系的學生,偶爾會聽到非本科生的抱怨,我認為與學校無關,反而比較與個人心態有關,即使來到了世界名校,問題還是一樣會存在。失落是難免的,但一開始,這個事實就必須正視,因為這是一個很公平的條件,假設今天一個大學念設計科系的學生來到了其他科系,他同樣的也會面臨到這樣的問題。我的老師Dr. Robert Chen告訴我:「在愈困難的環境愈要發揮自己的價值。」

        正面的學習態度應該是主動而積極,不要等待學校給你什麼,而是要去主動發掘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台灣人唸書喜歡看學校排名,是依照學校的聲望而決定志向。在英國,學生要念研究所以上學歷,是選老師,想跟隨的老師在哪,就去老師所在的那間學校,有趣的是,英國的學校排名正是以「人」為主,知名的教授是提升學校名次的關鍵。研究所主要的目的就是做研究,但是否就真的學不到技術的層次?我認為這個想法可以改變,無論在什麼環境下,對於本科生、非本科生而言,除了研究理論的主要任務外,還要懂得善用學校資源,裡面擁有許多的Workshop可以利用,向技師學習技藝,甚至也有許多的工作機會等待去發掘,連德國原廠BMW及英國BBC都在學校裡找人,前提是我們是否夠主動積極?

        技術的培養,例如繪畫的技巧、電腦操作的能力等,要培養這些技能不難,只有一個要訣「勤」。師傅帶入門,修行在個人。一點也不假,任何的技能都是靠自我不斷的練習而成熟的,絕非跟了某位名師或者繳了很多錢去補習就可以獲得。名師與補習班都只是輔助的一種「工具」,工具如何善用還是依照個人的使用方法,重點還是投入了多少心力去練習。在研究所的一年,課其實不多,除了為論文準備外,可以善用的時間其實很多,如果用這一年專心的反覆練習一件事情,我相信那件事情也會變的很熟練。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從我唸過的每一間學校開始,我都由衷的熱愛他們,慢慢的我體會到,學校的排名不是最重要、師資與課程也不是成敗關鍵,真正的成敗關鍵是在於自己,研究所本來就是獨立學習與研究的場所。今日我以學校為榮,他日學校以我為榮,這個典型的例子就發生在Newcastle Polytechnic (now Northumbria University)這間英國學校,也就是iMac與iPod的設計師Jonathan Ive念過的學校,這間學校日後更以他為招生訴求。如此可知,個人的學習心態的確掌控了學習的價值,尤其抱以正面的態度學習,更能學習到更多,相信持續的培養正面的力量,不僅在求學上,日後也能成為踏入社會與工作上的一股正面力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