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內省與外力:在於設計能力這件事情上



        有讀者說我的文章偏屬於「個人內化」方面,是的。我的想法很簡單:「我無法要求別人,我只能要求自己」。假設能先把自己做好,再去發揮影響力去影響周邊所能影響的人,僅此而已。 「內省」顧名思義便是內在的反省,由心去做追問的這個動作,因此這是我個人的想法,甚至是我個人的方法,而我所發表的文章只是在陳述這些過程與結論。我有兩種文章、兩種記事方式,我在以前的文章好像有提過。大多數,在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都是先由我的Sketch Book開始,一點想法、一點感覺,等到進入寫作的階段,就如同池塘裡的漣漪般,慢慢的散放出來。我承認有時候記得太多,也容易遺忘,不一定每個想法都可以開花結果,我也無法全部的分享出來,因為每一段的記事就像一個記憶的段落,都是需要被整理與串連的。設計的事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我是先生為人後來才踏入設計這條路,所以我以人生為主,設計只是我詮釋的工具。人活在一個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所侷限的所謂現實世界中,更清楚的說,應該是活在一個群體所架構的價值觀底下。如同可以跟全世界的人妥協,唯獨跟自己妥協最難,這是一種相依的關係。

        設計的詮釋方法有很多種,但都離不開生活與這個世界。例如房子可以讓人體會自然的感覺,自然的環境可以讓人的感覺敏銳起來。每一個設計都是一種認真的實驗,因為沒有人認為已經找到了答案。甚至設計的方法也很多,依照英國設計理論大師(Mike Press)的理論:
1. Define Problem(定義問題)
2. Understand Problem(了解問題)
3. Think about Problem(思考問題)
4. Develop Idea(發展想法)
5. Detail Design and Test(設計細節與測試)

        這些都是看來很淺顯易懂的理論與問題,的確是,生活上的事情本來就是如此,可以很為難也可以很簡單。設計創作通常具有目的性,沒有目的創作最痛苦,沒有目的也是一種目的,甚至許多時候,是自己不了解或不自覺的目的,其實動機早就在那裡了。不斷的創作有的是為了發現瓶頸,倒空之後才可以注入更多更新的能量,但是掏空本身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設計是經由藝術的創作訓練培養創造的能力,但設計創作終究為商業活動所使用,所以還是以商業活動為目的。研究與創作的過程一樣,都是一種摸索的過程,摸索出一個合理的結果。前些日子與台灣的友人討論一些事情,他們以為我是來念MBA的,設計師其實在某種時空背景下就是一個商人。 英國的設計界偏重「天分」這件事情,有天分的出頭,沒天分的就別想混了。天分究竟可不可以培養?當然可以!設計的天分其實就是一種「詮釋的能力」,詮釋的能力可以經由理解與觀察開始,這也是我不斷強調「觀察」的原因,學畫畫剛開始學畫石膏像,為什麼?就是為了培養觀察的能力。當設計某種東西的時候,那個想法(感覺)已經存在腦海之中,只是透過和種方法可以呈現的好,這就是要不斷練習「轉換」的功夫。其實想法一定有根源,從過去的經驗而來,只要抓住那樣東西,甚至模擬也好,終究可以呈現的很好。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設計師的職業,某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幫業主腦海中的想法呈現出來。簡單的將想法訴諸,愈簡單愈好。

        設計的過程就像不斷釐清的問號,一直問自己問題,然後解出那個答案,所以人們才說,設計是一種不斷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設計需要不斷的實踐,一直去做,從「做」裡面去體驗,並且去享受這個過程,而過程重於結果。原來人們喜歡設計,其實是喜歡創造的感覺。創造的感覺,必須經由成熟的技巧才可以被展現出來。成熟技巧的磨練,先由模仿開始,這中間很容易掉入「我執」的陷阱,因為這都是不成熟技巧所造成的,一旦技藝成熟了,將開始隨心所欲的階段,技藝還包括一種心靈的力量。因此想像力與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進入設計的領域,必須要有磨練技術的覺悟。創造力必須經由「做」中去培養,如同科學家嘗試了不同的實驗方法,最後找出可行的結果,設計也是如此,而設計可以選擇的結果多更多。不要為稍縱即逝的名利所迷惑,眼光要以長遠之計打算。用行為發生影響力去改變而不是嘴巴。在學習軟體的過程中似乎把腦袋學僵硬了,甚至把想像力也遺忘了,把「功能」錯認為就是創意。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因為他是頂尖,而是能接受自己所不足的地方。

        從這篇文章的第二段落後半部之後,我便把Sketch Book裡的一些記事加入,這些就是我平常不斷思索與心得的文句,裡面還有生活上的瑣碎,這些都是我的生活。我很難去區分內省與外力,這些是內省也是外力,如同一條繩子上打了好幾段的結,繩上的每一段就是一個結,這些結就是外力,每一段結與結的中間就是內省,但是他們都在同一條繩子上。說到後面內省與外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如同你是在這個圈圈裡還是在這個圈圈外的概念是一樣的,也已經超越我能訴說的範圍了。

沒有留言: